艳阳高照,莺燕齐飞。存一点素心,唱两句皮黄。
仲夏,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梨园文化采风团,秉持着对传统戏曲的热爱,整装出发。从华北跨越东南,看到了海的柔情,也见证了山的豪迈。采风团且歌且行,感受形态各异的戏曲魅力,记录下了弥足珍贵的梨园芳彩。
采风团由公共管理学院郑思宁副教授与九名在读本科生组成。因疫情防控需要,团队成员选择各自在自己的家乡,分为不同的采风小队,展开对当地戏曲文化的调研活动。这也让团队有了接触不同戏曲文化的契机。
华北,中华文化尤为浑厚的平原,在这片土地上,回荡着黄河气息的河北梆子。采风小队行进于此,邂逅了一场奇异的戏曲艺术之旅。
河北梆子起源于山陕高原,古时人们一边劳作,一边引吭高歌,久而久之,就诞生了梆子戏。在传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演员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赏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不断改革、创造。特别是后继人才和从业群体的当地化,在演员队伍中,河北人逐渐增多,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北梆子。河北的采风小队走进了当地的河北梆子剧院,艺人们正表演得热火朝天。高亢、激越、慷慨、悲忍这几种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迸发出一道道雄浑的气势。短短的功夫,台下已然人满为患,而演员们似乎也回应似的耍起了杂技。这是种类似京剧武打戏的绝活,艺人们上下开合,左右相顾,溅射着粗犷火爆、不尚蕴藉的气息。
演出还在继续,而剧团却因为即将外出演出而无缘了采风小队的采访。虽然略有遗憾,但这火热的演出也足以让采风小组尽兴而归了。
听啭一声莺语罢,直教欢喜极人天。视野转向南方,采风小队来到了黄山市黄梅戏会馆,跟随负责人刘邵华的脚步,实地考察了黄梅戏在安徽省的发展历程。
刚走进黄梅戏会馆,粉墙黛瓦、画栋雕梁,马头墙高耸在楼顶,古韵盎然的徽派建筑惹人陶醉。跨入木质门槛,黄梅调就萦绕在了耳边,正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天仙配》选段。刘先生介绍道:“一楼是我们的戏曲展示区,主要展示黄梅戏的发展历程和黄梅戏大师的生平”。说着,便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小队跟随刘先生徐徐前进,相继浏览了了严凤英、马兰、韩再芬等大师的介绍专栏。
紧接着,刘先生带领小队上了二楼,二楼是会馆的演出大厅。此刻,演员们正在排演黄梅戏经典曲目《郑小姣》。演员神态专注、表演生动,小队在现场完整观摩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刘先生与小队交流了对黄梅文化传播的想法,同时热情邀请小队有机会前往观看黄梅戏晚会。采风小队与刘先生依依惜别,相信在刘先生等黄梅戏继承者的共同努力下,黄梅戏艺术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路向南,南平的采风小队发现了一种与北调截然相反戏曲艺术。这种被称为南词的曲艺以其温婉的特性,雅致的情调,成为了闽北人钟爱的民俗艺术。
南词自江南入闽地,与当地民歌小调互相交融。早期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旋律柔美优雅,婉转动听。后来,为了使典雅的昆曲文辞变得通俗易懂,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融进了本地民歌小调及民间音乐,以适应广大听众的口味。
采风小队开始了对南词传承人的寻觅,无奈正值疫情防控形势紧张,线下考察难以开展,而线上针对南词艺术的记载和传播少之又少,所以关于南词的追寻只能戛然而止了。但南词悠扬婉转的曲风,却让采风小队留下了深切的印象,在未来也不会停下继续寻觅的脚步。这注定是一场美好的际遇,只是会来得稍晚一点。
迎头西顾,长汀,闽西客家文化的中心,在这片风格迥异的莽原,嘹亮着民俗气十足的山歌戏。采风小队来到长汀县龙潭公园,领略山歌戏的风采。
山歌戏的演出无需太正式的舞台,公园、庙会都可以是民间艺人的演出场所,演出贴近大众的生活。舞台的分布是由唱戏者在前,而器乐伴奏者在其后围成半圆形,重点突出着山歌戏的演唱内容。
对于采风小队的到来,山歌戏艺人吴友生十分热情,主动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吴先生告诉采风小队,山歌戏的题材主要选自生活中的生产和民俗活动,如采茶、娶亲、结拜等。山歌戏贴近生活,雅俗共赏,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吴先生自幼学习长汀的山歌戏,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全凭爱好和勤练,这也彰显了寻常百姓对戏曲的热爱和执着。同时,采风小队与吴先生探讨了山歌戏的发展境况,吴先生道:“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类活动的接触是很少了,像我们的观众和表演者中,最年轻的都有四十岁以上了。”
随着时代的更迭,戏曲艺术正面临着人才和观众流失的双重问题。而其中的的破局之法,就是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戏曲,参与戏曲活动,才能激发戏曲创新的活力。吴先生亦说,山歌戏是一门魅力十足的艺术,希望年轻人能走进山歌戏,发展山歌戏。
小队成员采访山歌戏艺人
泉流石上,鲤卧海西,相比朴素的山歌戏,高甲戏添了几分灵动。告别了山歌戏,采风小队走进了美丽的鲤城——泉州。当地特色剧种高甲戏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突破剧目限制,丰富剧目,其剧本多取自木偶戏、京戏,也有取材自章回小说,有传统剧目共六百余本,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基于疫情防控形势,采风小队电联了福建省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在得知团队的来意后,剧团表现出了热烈的欢迎。副团长陈炳聪诚言,高甲戏作为闽南地区的特色戏曲,广受地区人民的喜爱,可以说是几代闽南人共同的精神记忆。
陈团长对采风小队不能到场探访感到惋惜,同时,他邀请跟采风小组成员视频通话,给采风小队展示了高甲戏的服装特色和表演艺术。
针对高甲戏的发展现状问题。陈团长认为,高甲戏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虽然近些年面临着观众减少,人才流失的问题,但由于新时期党对文化建设工作日趋重视,高甲戏的发展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近些年,高甲戏也不断走进校园,受到了广大学子的欢迎。这也让采风团成员倍感鼓舞。
曲调有情,你方唱罢我登场,再来到榕城福州。闽剧是福州地区的代表剧种,同时也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采风小队同样对福州闽剧发展传承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了线上采访,在谈起闽剧现在的观众群体时,他不禁感慨:“观众以中老年居多,还有一些就是从小就喜欢看戏的年轻戏迷。比如说我们剧团就有戏迷会,有上百的年轻人追着剧团走,剧团演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小队成员林希航在戏曲传承人的指导下,学唱了闽剧《双蝶扇》选段。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采风小队走访了社区,发现闽剧在老年群体中还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尤其是养老院以及各大公园中,都可以见到老人们三五人聚集一处,有的兴致勃勃地拉琴,有的则中气十足地哼唱闽剧,为这座城市添上了几分古朴气息。
小队成员在福州闽剧院
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采风团为期一个月的的活动也落下了帷幕。小队各成员寻觅于山海间,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瑰丽戏曲宝藏的大门。梆子、高甲戏、黄梅戏、闽剧、南词、山歌戏,这些戏曲中,有些仍保持着生机,有些却已趋于沉寂。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形下,戏曲的最好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戏曲道路并不好走。所以,保护戏曲艺术,需要专业演员、群众和政府的积极配合。
梨园文化采风团在未来将持续关注这些戏曲文化的发展传承,戏曲的复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