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6月6日,《人民日报》在第 10 版刊发题为《债务处置难 广东这样办(探路供给侧·聚焦僵尸企业处置⑤)》的文章,报道了广东省创新债务处置工作,充分肯定省产权交易集团打造全国首个僵尸企业出清重组专业服务平台,依托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开展僵尸企业出清重组,为规范企业处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出清重组任务探索新路径。文章全文如下:
用市场化手段为企业出清重组扫清债务障碍
债务处置难 广东这样办(探路供给侧·聚焦僵尸企业处置⑤)
僵尸企业的退出,债务处置无疑是最大的难点之一。广东首创多项举措,特别是善用产权交易、资本运营等各种市场化手段,为出清重组扫清债务障碍:打造全国首个僵尸企业出清重组专业服务平台,将关停企业纳入集中托管;利用上市公司、产权股权交易等平台,推动特困企业存量资产变现,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截至2016年底,广东共淘汰出清僵尸企业2385户。根据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去产能行动计划,到2018年底将基本实现3385户僵尸企业市场出清。
运用市场化原则,自愿协商清理债务
广业集团是广东省政府2000年成立的三家“广字头”资产经营公司之一,来源于原17个厅局办企业剥离出来的资产,决定了它有沉重复杂的历史债务。从2001年开始,债务重组就被作为公司重要的工作来抓。到2016年,广业集团用3.76亿元的成本,处理历史遗留债务21.45亿元,减债额度达到17.69亿元。
2016年初广东提出清退僵尸企业任务以来,广业集团再度轻车熟路地用债务重组工具,成功解决了下属煤炭总公司、南服总公司两家二级企业的债务问题。
这两家二级企业在当年经营状况还可以的时候出面给8家下属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不幸的是,这8家企业全部成了无力偿债的僵尸企业,14笔、合计2.5亿元的债务压在两家二级公司头上。
特别是煤炭总公司,在广东省2006年政策性关闭煤矿,全面退出产煤行业后,勉强维系着4万名煤炭工人的生计。因为欠债,公司银行户头被封,使得它难以为继,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几年来,这笔债权从原银行合并到国有股份制银行广州银行,又被转让给广州市国资委监管的广州金控。虽经两家公司多次协商,但始终谈不下来,不仅给公司的日常经营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而且严重阻碍8家僵尸企业的顺利出清。
“广业集团总部出面后,以市场化原则,自愿协商谈判解决,半年时间就谈妥了。”广业集团法律事务部副部长潘源舟告诉记者,原本2.5亿元的债务,广州金控给予“本金打折、利息全免”,仅仅花费1650万元就解决了。这1650万元由广业集团代偿,再和两家二级公司结算。“这样8家僵尸企业可以顺利出清,两家公司债务负担也大大减轻。拿煤炭总公司来说,现在分在它头上的只有600万元,账户也解封了。”
市场化是广东出清僵尸企业,特别是解决债务问题的重要特征。2016年4月广东全省国资系统去产能工作动员会就提出,“总体上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即支持企业采取债务重组、业务重组、产权重组等方式,将僵尸企业的无效供给转为有效供给。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向晓梅表示,根据以往广州等城市推行“退二进三”的经验,僵尸企业市场出清需要灵活运用行政、市场、司法等多方力量,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太过刚性,不仅企业债务清理、人员安置等问题的成本太高,也容易反弹,形成新的矛盾。
关停企业集中托管,统一研究解决方案
2016年9月26日,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与16家省属企业及中山等市国资委签订托管协议,将首批省、市属国有关停企业,委托前者属下的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集中处置。
对于严重资不抵债的关停企业,以及扭亏无望的企业,广东的态度也很坚决,就是“拔管子”,坚决停止各种财政补贴和不同形式的保护。据广东省国资委统计,此轮16家省属企业下属关停企业共计383户,其中进入托管中心整体托管的260户,自行出清123户,托管涉及资产80.33亿元,涉及人员3849人。
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工作政策性强,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出清任务重、时间紧。集中托管后,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成为省属企业开展僵尸企业出清重组的统一对接窗口和专业处置平台,是有效防范风险、提升出清效率的重要实施平台。
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董事长刘闻表示,僵尸企业通过省股权托管中心专业的服务平台进行集中处置,将为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工作,规范企业处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出清重组任务,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按照方案,统一到托管中心后,省属关停企业根据中心要求递交托管资料。中心将对托管企业逐户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汇总,同时借助专业顾问团队的协助,共同为省属关停企业提供出清建议和意见,制定一企一策方案。
按照潘源舟的理解,很多僵尸企业是无资产、无人员、无经营场地,甚至无资料,只有一个名字的“四无”企业,让它们自行注销可能连清算都进行不下去。“集中到托管中心后,可以由它去统一研究解决办法,还能把这些企业各自无法盘活、无法利用的细碎资源整合在一起,起到资源整合的效果。”
盘活存量资产,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中华)曾一度辉煌,后因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几乎年年亏损。其原有的厂区经过多轮查封、冻结,无法变现和更改用途,且被出租给多个小企业用于生产,厂区存在严重的环保、安全、交通和监管隐患。因长期亏损,企业更面临退市风险。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企业启动重整计划,并通过反复沟通和协调,取得债权人的支持,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激活其用地重新上市交易,获得了巨大的变现价值。
目前,企业在职职工187人获得安置,400余人积欠社保问题得以解决,债权人获得了70%的清偿,为深圳的城市发展释放土地资源12.73万平方米。通过重整,深中华卸下了历史包袱,保留了上市公司地位和股权价值,一个僵死多年的企业重新盘活。
广东提出,通过资本运营、创新发展做实和提升一批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利用上市公司、产权股权交易等平台,推动特困企业存量资产变现;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和市场的特困企业深化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员工持股,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对遗留问题少、负担小、重组盘活相对容易的省属特困企业,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力度,给予适当扶持,提高管理水平,争取迅速扭亏为盈。在其当前处置的162户僵尸企业中,除了自主出清和整体移交省股权托管中心集中处置的关停企业外,中金高能电池公司、韶关天晟公司等4户特困企业已成功实现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