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赛迪顾问 城市经济研究中心 王高翔 李晶晶 刘广钦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逐步蔓延,各研究机构对疫情发生后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的走势趋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措施建议。综合来看,各方研究成果均认为对餐饮、旅游、电影等行业冲击较大,将对我国经济企稳带来一定的影响,各方研究也给出了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建议。赛迪顾问认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的一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通盘考虑疫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而不应仅局限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领域。
本研究依托赛迪产业大脑,以2003年SARS疫情后我国250个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1年至2016年、共计约4万项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各个产业门类对疫情发生后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1:以SARS为例的全国性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SARS疫情后,短期来看对服务业影响程度大于制造业,长期来看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
结论2:在SARS疫情发生当年(即2003年)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不仅大于当年服务业贡献,也大于邻近年份制造业贡献,说明制造业在疫情发生后对经济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结论3:制造业占比高的城市在SARS疫情后复苏的更快,效率更高。
结论4:结合现阶段疫情分布和城市条件,中部地区城市受疫情影响相对较重,应重视制造业在稳增长的作用。
一、SARS疫情后,制造业对经济稳增长贡献更大
传统对SARS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以全国及主要省份为统计数据,样本数偏少,本研究结合对城市统计数据的积累,选取了SARA疫情发生前两年为起始点的长时间、多样本的城市统计数据(共计约4万项数据)进行面板分析。我们选用固定效应模板回归模型,分别计算了二次产业及三次产业在SARS疫情发生后对区域生产总值的回归系数,用于表征对经济的贡献情况,如表1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含2003年的第二产业回归系数大于不含2003年的第二产业回归系数,回归系数越大说明贡献度越低,证明在SARS疫情后(即2003年)以制造业为主的二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同样从结果也可以看出,含2003年的第三产业回归系数小于不包含2003年的,说明疫情发生当年第三产业的贡献程度有所降低。
考虑到我国城市的多样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控制了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及人口等变量后,对数据进行了OLS模型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如表2。我们也利用OLS模型分析了2003年当年的截面数据,结果表明,在SARS疫情时期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效率相比于第三产业均表现更好。
二、制造业占比大的城市复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为了更好的研究分析制造业在疫情发生后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以2003年城市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为标准对城市进行了分组,研究制造业占比对疫情发生后城市复苏速度和效率的程度。2003年城市第二产业占比如图1所示。
图1 2003年中国城市第二产业占比分布示意图
我们利用该分组对2001年至2016年数据进行面板分析,同样采用OLS模型,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制造业占比高的城市在SARS疫情后复苏的更快,效率更高,表明制造业在城市发生疫情后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中部地区城市受疫情影响较重
结合上述结论及截止到1月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各省市分布情况,我们对国内城市未来1至3年经济受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级,表示受到影响最大,预测如表2所示。
武汉作为本次疫情的集中爆发地,从短期来看经济发展将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对内来看,武汉“封城”最早也预计解除最晚,企业停工时间较长,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对外来看,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将此次疫情称之为“Wuhan Virus”,而WTO将本次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为武汉的国际城市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武汉的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吸引外资造成一定困难。但是武汉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同时科教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随着长江存储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城市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大潜力,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对武汉城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
除武汉外,我们认为湖北其他城市及邻近的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份城市将会受到一般影响。湖北除武汉外其他城市本次疫情也相对较为严重,同时产业结构也较为单一,在疫情发生后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临近湖北的省外城市,如河南的南阳、信阳,江西的南昌预计受到疫情的影响。同时,我们考虑到疫情及相应的停工影响,天津、浙江温州、台州、山东威海等对外贸易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城市经济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考虑到产业结构、层级及重点项目分布情况,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后城市群的外围城市也会受到影响。城市群外围城市以中小型城市居多,缺乏大项目大产业,产业的稳定性较低,疫情结束后受到停工等影响容易发生系统连锁反应,城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北京、上海等城市群中心城市及省会城市由于产业相对层级较高,虽然近一段时间内会受到停工等问题的影响,但站在1至2年的时间尺度来看预计城市经济恢复速度将快于其他城市。
四、重视制造业在疫情后稳增长作用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了我国城市在SARS疫情后的表现,证明了制造业在疫情发生后在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发挥制造业在疫情后短期内经济“压舱石”作用,建议在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企稳后加强对制造业的政策供给,重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激活终端产品消费潜力,挖掘外贸出口增量。2003年我国汽车一年内产销净增100余万辆,有效拉动了制造业整体增长,有效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减少了SARS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持续时间。建议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企稳后,围绕耐用消费品等领域升级需求鼓励居民消费,细化解除汽车限购,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等一系列刺激政策。对外开放方面,加快全面对外开放力度,加快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推动我国商品贸易保持平稳增长。
二是超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基建项目对制造业全产业链都具有一定的拉动和刺激作用,2019年的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已经确定了“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但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群中心城市面对人口流入仍存在基础设施尤其是民生设施不健全的问题。为提振制造业发展,应超前做好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加快一批服务于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总结此次疫情中物资储备尤其是应急产品及装备储备不足的问题,出台系统性政策加快相关产品及装备的生产工作。
三是加大对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补贴与支持力度。SARS疫情爆发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但主要针对是受疫情影响较为直接的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部门,对制造业覆盖性较低。但正如上文分析,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在稳定经济高质量增长、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方面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给予减税、降费等政策供给,同时也应针对先进制造业关键领域出台更具有针对性政策,进一步助力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