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的通知,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首次监管评级。五个评级要素的标准权重为公司治理与内控(28%),资本管理(12%),风险管理(35%),专业服务质量(15%),信息科技管理(10%)。此评级办法的发布表明国家进一步收紧监管,在“需求侧改革”增加消费的宏观大背景下,对消金公司扶优惩劣、以规范金融业态带动服务实体,进而促进消费升级形成利好。也有业内专家表示,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会迎来“规范期”,由此可见,只有坚守合规才能在今后的经营中行稳致远。
合规经营是消金机构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而监管评级的推出则意味着消费金融市场日益规范化,同时也让从业机构更清晰地了解监管导向以及自身不足之处,从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自2010年开业以来,捷信始终将合规经营视为取得消费者、市场信任的“生命线”,坚持“业务发展、合规先行”, 将为客户提供安全、负责任的信贷服务这一理念,落实到贷前、贷中、贷后的每个环节。2020年,捷信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评估以及审批率管理,建立了一套在操作风险测量、监控和报告阶段中使用的可衡量的操作风险管理指标,规定了不同业务领域可接受的风险水平,通过对管理指标的定期监控有效识别存在潜在操作风险的领域,持续监控并及时调整上述操作风险管理指标,真实反映操作风险状况。
金融科技构建智能风控体系
衡量一家消金公司的合规水平,风控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中风险管理权重占比最高,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捷信始终致力于建设强大的风控体系,使用风控指标衡量审批质量、信贷组合质量和欺诈程度,评估相关信贷风险,包括在新产品发布之前对所有重要风险进行全方位评估和审核,以及对新增分销渠道、新客户群和新区域的信贷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同时,捷信不间断地对欺诈风险管控机制进行完善,采取系统优化、门店暗访、销售培训、经验总结等方式,不断提升反欺诈识别能力。
强大的风控能力离不开对金融科技的深入探索。借助于自身在金融科技上的不断创新,捷信已经建立起金融科技多层次的安全防控理念,除原有的人脸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外,还引入了业内知名的FICO®ScoreXData评分数据,对贷前评估、贷中监测、贷后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技术升级。通过对客户在服务全过程中的信贷行为、信用特征进行分析和画像,在更全面细致地分析、评估甚至预判消费者行为及其潜在风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与此同时,捷信积极探索外部合作,通过加强跨平台、跨行业合作等举措,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进一步夯实企业的风险防控基石。
在监管规则愈发清晰的趋势之下,作为国内持牌消金公司的代表,捷信将继续发挥自身在合规性和风控能力方面的龙头优势,助力消费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捷信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作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底正式在中国开业,其股东为国际领先的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捷信集团。截至2020年6月30日,捷信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00余个城市。捷信与迪信通、苏宁等全国知名的零售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捷信在不断加快数字化的步伐。至今已有超过4,400万用户注册了捷信金融APP,从而进入到捷信的服务生态体系中。基于卓越的数据捕捉和分析能力,并采用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捷信将先进的风险管理能力渗透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运用科技金融高效服务于每一位客户。更多有关捷信信息,请浏览:http://www.homecreditcfc.cn
捷信集团总部位于荷兰,是一家运营全球化平台的股份公司。全球化属性不仅助力捷信集团适应不同国家市场需求,还为其提供核心战略、技术、风控、产品以及融资能力。捷信集团是新兴市场的消费金融专家,共在中欧和东欧(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独联体(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四个大区进行业务运营。捷信集团成立于1997年,主要向信用记录缺失或很少的人群提供负责任贷款,并在每个开展业务的市场中都获得了经营许可,并完全合规经营。捷信集团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通过多渠道分布网络,使金融服务覆盖缺乏该服务的人群,并同时带给他们安全优质的贷款体验。截至2019年12月31日,捷信集团通过全球大约477,000个贷款服务点(POS)、贷款处、银行、邮局、汽车经销商和自动取款机网点组成的庞大销售网络,迄今已为超过1.35亿客户提供贷款服务。更多有关捷信集团的信息,请浏览:www.homecredit.net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