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
——毫无疑问,它是服务。
分利宝如今拥有200多名员工。目前,它还不算是一家大公司,但这一点不妨碍它以迅速而踏实的姿态成为国内P2B行业的标杆。分利宝总裁叶国富对实体门店的脉络有着惊人能量和实战经验,他曾放言:“马云与王健林的赌局,我认为马云必败,如果实体零售输了,我愿替王健林出这个钱。” 在异军突起的网贷市场,可预见分利宝的野心不小。
上世纪80年代,如果你在华尔街和投行精英人士交谈,他或许会告诉你自己真实身份是个”皮条客”,英语翻译为easy rider,这种起初被理解为不费力撮合关系的收取费用的中间人,在人类社会物质日渐拥堵的现代,已进化成一种提供服务的平台方。
P2P(peer-to-peer)把资本和实体连接起来,它已经成为一种时空维度。重构我们生来就懂得的分享与合作,超越个体生命现实的亲身体验和获取实用价值。
P2P思维就是互联网+
P2P概念曾经很普遍,一开始并未指代个人对个人的经济行为。仅仅是互联网技术人员为了解决带宽不足前提下海量集中下载的拥堵问题,随后技术人员开发出了P2P软件,其代表软件如“电驴”。
随后,P2P思维逐渐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市场中的买卖双方都联系在了一起,住房(Airbnb),汽车((Uber),手工(Etsy),零工(TaskRabbit);消费贷款(Zopa);甚至酒类(Drizly)。可以预见中国是这份新经济浪潮最终堆积的沃土,你别忘了,中国市场有8.5亿互联网用户。
2006年前后,P2P网贷概念进入中国。2010年国内P2P仅20家,2013年底突破800家,且每月以井喷数字持续增长,行业年增长速度超过300%。在中国经历几轮野蛮生长后,根据行业网站“网贷之家”用户报告汇总得出,2014年中国共有1575家P2P平台,其中有275家出了问题,每月平均有9.3家问题平台涌现。
虽然数据显示本土网贷并不乐观,不过长远看来,任何一个新的行业都会经历快速发展到逐渐规范的过程。在美国,每年都会出现数十家倒闭的银行。国内类似P2P跑路的事件并不是新鲜的事情,只不过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对此较为敏感并呈现放大效应,而这种现象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
据行业数据显示,15年8月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974.63亿元,环比7月上升了18.12%,全年有望突破万亿。预计到今年年底网贷贷款余额或能突破4000亿元。
谈及P2P网贷模式的投资逻辑,它的出现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服务盲区。中小企业有巨大的融资需求,但未得到满足;而资金富余人士有投资需求,但普遍感到投资渠道匮乏。
中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持正面明确的态度。在去年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上,普惠金融被正式写入未来发展纲要。随之,中国人民银行及地方政府对P2P及其衍生的网络借贷产品的态度也逐渐开放,将其定位为“银行的补充”,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实体。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交易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渠道,还可以拓展可交易资产类别,把资产端分散,提高市场的流动性。P2B等互联网金融新生态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有效补充。
P2B是行业细分的衍生
从人类历史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新事物的诞生与发展依赖于离散—聚合路径。P2P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必然导向资产供应从C端到B端核心业务的提炼。P2B作为P2P模式下的一项分支,是市场细分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
和P2P进行类比。纵向上,近几年进入大家视野的P2B理财模式,直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横向上,P2B网贷平台趋向于专注服务某一行业,可以将小微企业不可控的经营风险转向可控的核心企业经营风险。
譬如,2015年9月上线的分利宝,即是针对品牌连锁企业旗下的加盟店上下游供应链,提供融资贷款服务的P2B理财产品,在短短上线一个月时间内,其平台投资总额为1个亿。投资者通过这些贷款获得的利息收入超4百万。
理论上它与P2P不存在业务重叠的地方,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服务端,P2P主要是为个人服务,缓解个人资金周转压力;而P2B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等同于服务于实体经济。P2P借贷方的零散、小额、个人性质,决定了P2P平台风控的艰难。
加之,国内的征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信用环境也较为糟糕,部分P2P平台在对借款人进行审核的时候,多依赖于收入证明、身份审查,难以把握其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从而使不良借款率攀升,给平台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
假如,出借人已经选定一个P2P平台进行投资,他分散风险的唯一办法即是把借贷份额进行拆分,尽量规避把把钱全部投给单个人,以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显然,从借款方的优质资产比例,P2B在风控把握上定位更为精细。
据了解,在安全保障方面,分利宝共有28道风控流程,为投资人打造了一个全封闭资金链闭环系统。从贷款申请到资金使用,每个环节的把控都有据可查。“平台严格监督借款人资金流向。借款人需按借款合同所述,将借款资金支付给借款门店的上下游用款方,让投资人看得见每一笔资金流向。”分利宝产品经理杨伟明说。
互联网金融的蓝海之大不是我们想象不到的,P2P、P2B及其它细分业务,都是其中多样生态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国内市场金融监管逐渐规范,一开始“跑马圈地”争当细分领域第一名,必然转向“苦练内功”争当“主业口碑第一名”,因为只有做到前者才能持续拿到投资。然而,只有做到后者才是准确定位企业边界,立足互联网之林。
如何识别跑路型P2B平台
“那时,我吃着火锅唱着歌,玩儿手机敷面膜。突然发现平台跑路了,跑得悄无声息,好像一点征兆都没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志摩,轻轻的我走了,带走了你丫全部资产……”——《P2P受害者语录》
泛亚的兑付危机、金所的自融事件、里外贷的9亿跑路、威望平台的巨额坏账。目前,国内出问题的P2P平台,事件原因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点:1跑路失联、2提现困难、3坏账逾期。一上来就打着骗人目的的平台终究还是少数,大多数是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导致跑路。判断跑还是不跑,主要吃透以下两点:
一 创始人,团队背景,资金实力首要考量。
根据投资人背景特点,网贷平台可以分三类出身:
1民间借贷人
中国的网贷行业,主要还是作为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形式。以拥有民间借贷经验的人在放款端肯定有其独到心得,这种类型平台缺点可能会对互联网与金融两个领域都不甚了解,需要经过一个熟悉行业和人才培育的过程,发展规模较小,区域性较强。
2精英
精英团队多有强劲的金融及互联网背景。他们拥有独到的商业模式与业务资源,平台无论是业务水平、营销策划能力与政策把握都比较出众。这类平台通常在成立初期由于其利率较低,或者垫付模式不能与现有平台进行竞争,导致客户获取速度慢,增加初期运营成本导致公司亏损。
3土豪
有钱就是任性。当平台有可以保证平台经营的充足资金,能满足投资人的提现,那你怎么玩都行。可以说是既靠谱又心跳的一类。如果是强大背景的个人、企业开办平台,要对其开设平台的目的与资金实力详细调查,以确保项目真实,防止假标自融。
当然,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平台的具体情况分析,需要交叉验证逻辑一致。其次,依赖评判创始人道德人品筛选平台,这点觉得特别低段与虚浮。同样作为创业者,马云也被骂过骗子。没有不会吹牛的初创平台正如没有白色的乌鸦(得白化病的除外)。
二 贷前,贷后找准风控模型节点
风控本身是一件特别琐碎的工作,想要放心赚钱只能地毯式纠察。一切天花乱坠的风控模型都离不开贷前,贷中,贷后。这里主要谈投资人在贷前,贷后需要识别的几项风险。
1对应项目的尽职调查。评估人员是否资深、借款人背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现金流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信息分析与识别,以及,严格执行贷后监控,项目定期回访、逾期催收等规定动作。进而判断出借款人真实的还款信誉以及还款能力,从而使评审机构做出恰当的贷款决策,剔除高风险借款人,降低贷款的逾期率和不良率。
若涉及到供应链贷款,以百货为例,要考察平台对于百货产业的了解程度,各供应商与上下游关系的把控、资产的审核及质押变现等。
2出现不良资产后赔付。一切没有可靠实力和明确措施的贷后赔付都是靠不住的。裂后措施是否精准,风险备付金如何设置,有无其他覆盖风险的储备基金。
如果平台是采取的第三方担保,需看清担保类别和保证作用;如果平台采用的是备用金模式,一定要注意平台规模太小,同时也要防范备用金不足或者掏空备用金的问题。
一件事情发生之前总会有征兆, P2B平台也是如此。资深投资者往往能在平台发生问题之前就及时抽身,凭的绝不仅仅是直觉,而是看到了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