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普遍遭遇多重挑战。为了加大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监管部门今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进一步规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行业法治环境的同时,也为这一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内因作用、与监管携手构建法治金融新生态创造了绝佳机遇。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优秀代表,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严守合规底线,坚持“业务发展、合规先行”,并通过保障消费者权益、拓宽融资渠道等手段,实现顺周期砥砺前行,以切实行动打造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强化市场准入机制 保障持牌机构合规经营
为保障业内持牌机构实现合规经营,银保监会在《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强化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准入机制,确保“普”、“惠”并行,向更多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消费金融服务。作为首批持牌消金公司之一,捷信始终以切实行动诠释“合规”发展要义,并将为客户提供安全、负责任的信贷服务这一理念,落实到贷前、贷中、贷后的每个环节。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捷信发起的年度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中,90%及以上的受访者对捷信的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这一比例高于行业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平均水平。
关注公民合法权益 夯实金融风险防范“堤坝”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该法典高度关注公民的个人合法权益保护,成为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法律保障。捷信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的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居民、新城镇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全面普及金融知识,“授之以渔”,实现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从根本上增强人民防范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为普惠消费者权益提供坚实保障。
监管力度强势升级 助推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近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一文件的颁布,不仅标志着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及机构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也为像捷信这样的正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后,银保监会办公厅还向各地银保监局下发了《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该文件从降低拨备监管要求、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补充方式等多个维度,在赋予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经营上更大灵活性和包容度的同时,也增强了这一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资本补充方式为例,近年来,捷信已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工具等方式,持续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并为自身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主动负债能力、提升市场影响力注入全新动能。
基于对金融业法治金融新格局的深入洞察,捷信认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应坚持“业务发展、合规先行”,在全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之余,通过拓宽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渠道等举措,在顺周期砥砺前行,实现企业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双赢。
关于捷信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作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底正式在中国开业,其股东为国际领先的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捷信集团。截至2020年6月30日,捷信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00余个城市。捷信与迪信通、苏宁等全国知名的零售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捷信在不断加快数字化的步伐。至今已有超过4,000万用户注册了捷信金融APP,从而进入到捷信的服务生态体系中。基于卓越的数据捕捉和分析能力,并采用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捷信将先进的风险管理能力渗透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运用科技金融高效服务于每一位客户。更多有关捷信信息,请浏览:http://www.homecreditcfc.cn
捷信集团总部位于荷兰,是一家运营全球化平台的股份公司。全球化属性不仅助力捷信集团适应不同国家市场需求,还为其提供核心战略、技术、风控、产品以及融资能力。捷信集团是新兴市场的消费金融专家,共在中欧和东欧(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独联体(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四个大区进行业务运营。捷信集团成立于1997年,主要向信用记录缺失或很少的人群提供负责任贷款,并在每个开展业务的市场中都获得了经营许可,并完全合规经营。捷信集团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通过多渠道分布网络,使金融服务覆盖缺乏该服务的人群,并同时带给他们安全优质的贷款体验。截至2019年12月31日,捷信集团通过全球大约477,000个贷款服务点(POS)、贷款处、银行、邮局、汽车经销商和自动取款机网点组成的庞大销售网络,迄今已为超过1.35亿客户提供贷款服务。更多有关捷信集团的信息,请浏览:www.homecredit.net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