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繁华深处,感受大隐于市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重臣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选址构筑都城。伍子胥从水入手,依水勾划出街河平行、纵横贯通的城市格局,建筑群落也因水系而错落有致,收敛有度,苏州城由此而来。
平江路堪称苏州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
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它傍河而建,800多年来,依然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风情,而“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气象也丝毫不减当年。
在与路相依的平江河上,一座座石桥又连通起了一条条古巷,潘宅便深藏在这样的巷子里。如今,它已化身为花间堂•探花府,静静地伫立在南石子街上。南石子街东出平江路,西至迎晓里,与南显子巷相直,旧时为泥土路,后用碎石子铺道,因而得名。巷名朴实无华,巷内却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生动气象。大儒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得名于以仁孝闻名的明代“大儒”王敬臣。不远处的苏州第一初级中学紧邻安徽会馆,会馆气势雄浑,由曾任苏州巡抚的李鸿章所建。小巷平素十分安静,偶有读书声传来,也是一片清朗。但每到上下学时间,整个巷子就会突然热闹起来。置身其中的潘宅,也立刻有了“结庐在人境”的况味。在一片粉墙黛瓦之间,潘宅的大门低调内敛,只有镌刻于门楣之上的“探花府”三个字,隐隐透出名门望族的富贵与风雅。
取法于圆明园,尽显深府风范
潘宅因收藏国之珍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而闻名于世,花间堂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探花府,是因为国宝的收藏者潘祖荫曾中得探花,但要追溯此宅的来历,却要从潘祖荫的祖父潘世恩讲起。
潘世恩为乾隆年间状元,为官五十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衔,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状元宰相”、“四朝元老”。 道光十四年,潘世恩得到御赐圆明园宅第的恩赏,为谢皇恩,次子潘曾莹在改造南石子街老宅时,特仿北京圆明园赐第的格局,营造成坐北朝南,三落五进,由四座四合院组合而成的大型古宅。
潘宅占地3150平方米,正落由门厅、茶厅、正厅、内厅(攀古楼)、走马楼五进组成,且五进皆为楼屋,这在苏州大型古宅中实属特例。四座四合院由五进楼厅围合而成,步入其中,一座比一座宽敞,一座比一座恢宏,一座比一进座精美,特别是潘家专门用来收藏青铜器的攀古楼,其前后两院,庑廊高大,户窗敞朗,砖雕精美、凭栏梁枋的木刻无不隽秀细腻。在攀古楼两侧回廊,木楼板皆采用长11米的整块原木,上面还曾铺设磨细方砖,据说为潘氏收藏所需,既防火防潮,又能避免沉重的青铜器皿在搬运时伤及地板。在回廊的墙壁上,还有两处瞭望口,口洞成圆形,内置一块可推拉的大方砖,有通风、采光、瞭望、射击的功能,这在苏州古建中所见极少,目前仅发现潘宅一处,若非名门深府,绝无此等配置。
潘宅的四合院格局虽取法圆明园,但建筑本身仍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房子的开间窄而深长,室内屋顶采用彻上明造,即不像北方建筑那样为了保暖做有吊顶或天棚,而是梁架结构直接呈现,一目了然。但潘宅的梁架也非同一般,尤其是攀古楼,仰面四望,木雕精湛,别有洞天。
就整个建筑而言,潘宅堪称南北融合的典范,这源于朝中重臣呼应君子的乾坤气度,也源于江南雅士怡情养性的别样情致,然而再显赫的过往也敌不过风云变化,抗战期间,日本人频频至潘府寻宝,老宅遭到破坏,但盂克二鼎被埋入地下,终躲过此劫。建国后,潘家后人将二鼎捐献国家,现在分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历史如过眼云烟,抹掉了曾经的富贵与荣耀,历经浩劫的古老宅院只留下一个沧桑的轮廓。修缮,成为重生的唯一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