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的发病机理,《黄帝内经》认为:癌症的发生与阴阳失调、正气不足、饮食因素等有密切关系。正气不足可导致血行不畅而成淤,津液不布而成痰,淤痰交互而癌变。
有着“治瘤王”之称的张中海大夫认为,中医治癌,应以扶正固本为主,祛邪为辅,以协调阴阳,强补人体的正气和肾腑的元气,补益气血,滋阴降火,驱除邪毒,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实现扶正与祛毒的辩证统一。
张中海,中国华佗医药研究会研究员,国际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草药研究组主任委员,从事肿瘤病研究30余年,潜心研制的纯中药“化癌丸散”荣获国际优秀成果奖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发明人金奖”。专家人才库显示:建国以来,“治瘤王”仅张中海一人。
现服务于焦作名仕的张中海大夫此前多年来一直被聘在北京同仁堂、北京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华疑难病研究中心、北京长峰医院、北京名仕医院等多家医院座诊看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病患者解除病痛,以高超的医疗技术多次受到政府部门的一致公认,北京市民都称张大夫为:“治瘤王”。许多中央领导干部、海内外知名人士、海外华侨及各色各样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来找张中海大夫看病,提起张中海大夫他们都赞不绝口。
2004年—2005年北京晚报、中国老年报、中国信息报、健康导报,曾以显赫的标题报道了“北京有个治瘤王”,报道了张中海大夫的有关治癌事迹,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为张中海大夫的科研成果和先进事迹做过专题报道,一时间,张中海大夫的名字轰动了整个北京。
随着癌症患者一个个的康复,张中海的名字也传向了海内外、传向了中华大地的角角落落。
中医世家,抗癌有方
1962年,张中海大夫出生在焦作市武陟县的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对中医尤为热爱。
张中海大夫从小喜欢钻研,父亲也慢慢的把一些秘方、验方开始传承给他。张大夫回忆说:“我从小就羡慕父亲,他在治疗噎嗝病(食道癌)和各种绝症、疑难杂症方面很有研究。经常有很远的病人来找父亲看病,也经常会有治好的病人给父亲送好吃的,给父亲送锦旗,让我在邻居的小伙伴面前特有面子,还会有很多好吃的。”所以从小就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父亲一样的神医,现在父亲终于愿意教自己了,对于张大夫来说非常开心,也非常努力。
张中海大夫通过对父亲的秘方、验方结合众多医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改进、实验,最后成功研制了纯中药化癌丸散,在当时西医对癌症没有有效治疗办法的时候,就开始把自己研制的中药配方用于临床,在结合临床治疗中不断改进,治疗的患者效果也越来越好,一时间张中海能治疗癌症的消息在当地广为流传。
为了彻底攻克癌症这个顽疾,张中海大夫申请停薪留职,前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学习深造,和全国最有名的中医肿瘤专家张大钊、李佩文、董秀荣见面、请教、合作。并受聘在北京同仁堂、中华疑难病研究中心、北京长峰医院等多家医院坐诊,运用自己多年的治癌经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癌症患者解除痛苦,延长寿命。
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获得“治瘤王”赞誉的张中海大夫并未忘记自己背井离乡来到北京的初衷,为了让自己的治癌理念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为了自己抗癌的理想能够得以实现,张中海大夫毅然从北京回到家乡。回到家乡的张大夫申请提前退休,创办了焦作名仕。他成立焦作名仕的初衷是:通过焦作名仕这个平台,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对外推广,通过焦作名仕这个平台,开展中医治癌技术研究。名仕成立之初,张中海大夫就提出:杜绝过度治疗,让癌症患者有尊严地活着。
焦作名仕在张中海大夫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焦作名仕医院中医肿瘤研修班”,“焦作百草中医肿瘤研究所”。把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治癌歌诀、辩证原理和临床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名仕职工和研修班学员。张大夫经常教诲学生:“你们现在所学的技术是我用一生心血总结来的,也是众多癌症患者用生命换来的,现在癌症患者越来越多,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你们要好好学,将来希望你们能救更多的人。请你们一定要记住,在任何时候生命永远高于一切,时刻做到有爱心,敬畏生命,你们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现在焦作名仕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癌症患者,每年为贫困患者减免的医疗费用多达100余万元,并设立名仕爱心基金,用于救助因病致贫的家庭,解决其孩子的上学问题。
据统计,张中海大夫治疗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已达27年,健康存活8年、10年、15年、20年的患者不计其数。焦作名仕也在张大夫的带领下走向下一个里程碑。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