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新闻 > 列表

    薛朝华:兰州,有一种扁担情结小吃叫“灰豆子”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时间:2015-04-29 11:37  浏览次数:

    小时候上地理课时,一听到甘肃,第一反应就是“干”肃,缺水干旱,又是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一定比较贫穷落后。不想,十三年前,我竟被总社选派到东乡族自治县扶贫锻炼,一晃呆了七年。那时的我不到30岁,正是青年步入中年阶段,七年竟呆出了感情,在内心深处已经把甘肃作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本想着以后再踏上这片黄土地的机会不会太多,不想三年前又被派到此地,而且是长期居住工作,远非扶贫锻炼时那么来去自由。

    兰州街头为了生计挑扁担的大

      兰州街头为了生计挑扁担的大妈

    兰州街头为了生计挑扁担的妇

      兰州街头为了生计挑扁担的妇女,这才是真正的“女汉子”

      在这片干旱的黄土地上,无论是在国家级贫困县——东乡县的田间地里,还是在兰州大街小巷中的农贸集市,见得多的是扁担。说是见得多,是因为我对扁担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倒是看见兰州挑扁担的大多是妇女,她们为了生计挑着卖些土特产或者农产品,添补些家用,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女汉子”。

      而我对扁担有着特殊情结。记得小时候在山西农村老家,父亲经常一大早用扁担挑着空桶到附近的水房挑水,直到装满家中的大水缸。那时的我喜欢跟着父亲一趟又一趟,看着他挺拔的脊梁,很有安全感。那时农村的早晨是那样的静谧安宁、清爽祥和,满耳是鸟儿唧唧喳喳的叫声。现在这些情景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体会。

      那时我对扁担的理解,认为是一种男子汉的勇挑重担,是一种责任心。后来慢慢才体会到另外一层深意,“扁担挑两头,两头有对立,才和谐”。就比如我到甘肃工作,一头挑着北京的爱人和一岁多的孩子,一头挑着甘肃的工作和责任,还有一头挑着远在上海年已古稀的父母,既有对立,却也有和谐,更多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感觉,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每到兰州,因为喜欢黄河的原因,就经常入住在中山桥附近的宾馆。闲时,就在附近的木塔巷、大众巷中步行穿梭,寻找和呼吸着这座千年金城的独特气息。

    四种兰州小吃

      四种兰州小吃

      来兰州的大多数人定会品尝兰州小吃,牛肉面、酿皮子、甜醅子、灰豆子、热冬果……,这些都已经成为兰州人舌尖上的美食。而我对众多小吃中的“灰豆子”情有独钟,竟是扁担的原因。因为它沉淀了厚重的艰辛历史,也包含了太多无奈的浓浓情怀。

    大众巷中的'杜记甜食'

      大众巷中的'杜记甜食'

    大众巷'杜记甜食'中的扁担和

      大众巷'杜记甜食'中的扁担和扁言

      有一次走进大众巷“杜记甜食”店,我仔细欣赏和念读了四周墙壁上的挂件挂画,竟发现该店中还保留着店主杜维成老人当年挑卖灰豆子的扁担,并配有文字说明,我戏称之为“扁言”。

      “扁言”中这样写道,“这是一条非同寻常的扁担,它是杜维成先生创业道路的写照。忆当年,维成先生走街串巷,历经千辛万苦,维持着一家人的艰难生活。看今朝,这条扁担结出了丰硕成果,挑出了国家贸易部命名的‘金城灰豆王’。这条扁担是维成先生的传家宝,它警示后人,‘不忘昔日苦,珍惜今日甜’”。

      记得小学上语文课时,课本插图中就有“一条扁担”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在井冈山挑粮时用的扁担。“朱德的扁担”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不知现在的语文课本中是否还有这条“扁担”?

    灰豆子

      灰豆子

      “从清朝开始,灰豆人便担着300斤重的担子在兰州大街小巷叫卖,但没有具体的创始人。”有50余年制作灰豆子经验的杜维成老人说。“1962年以前我是担挑着卖,改革开放后通过努力我有了自己的店。”这位回族老人补充说。

      “灰豆子”,凭名字吸引不了人。说是甜品,没吃过的人一定不信。我第一次吃“灰豆子”时就是有点不屑一顾地尝了一口,随后一脸惊叹,“豆棉汤糊、甜味香长,好小吃”。灰豆子,内秀、敦厚,熬煮了百年历史,深受青睐,却一直冠以普通平常的名字和这座城市一起从时间的深处走来。

      今年四十多岁的王丽萍女士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她说,“从父辈开始便喝‘灰豆子’,春夏秋冬每天都喝,养胃又好喝。老兰州好这口,多年的习惯了。”

      “豆属凉性,枣属热性,所以‘灰豆子’可以开脾健胃,调理活血。以前生活困难的时候,孩子出了天花要喝灰豆子排毒。”一位制作多年灰豆子的老人说。沉默了一会,他又说,“旧时,兰州人一个饼再加一碗‘灰豆子’,就算一顿饭。但现在不同了,‘灰豆子’只是小吃了。”

      确实,“不忘今日苦,珍惜明日甜”,且担且珍惜!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从南京依维柯新能源战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
  • 下一篇:2015年北京SKP高尔夫嘉年华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