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新闻 > 列表

    从实验室到市场,中科稀珍专注攻克科研转化的“需求关”

    责任编辑:chen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26 14:26  浏览次数:
    “科研人员要想衔接好‘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与‘从1到100’的科研转化,就不能只沉醉于技术本身的突破,也要关注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3月23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5两会健康策“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直播中,中科稀珍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闫硕表示。
     
     
     
    “在研发过程中,很多科研人员认为实验室研究完成意味着创新结束,忽略了中试和量产环节,导致技术难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如果不愿意走出科研舒适圈,习惯于自身所在的专业领域,缺乏与其他学科合作的意识,技术在转化过程中就难以获得全方位、跨学科的支持。”闫硕坦言,科研端需要做好技术导向思维与市场导向思维的有机结合,只有突破一些认知惯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应用。
    在中科稀珍(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金威看来,一项科研成果要想从实验室顺利走向市场,关键在于这项实验室里“诞生的技术”是否能够解决市场的“强需求”。所谓“强需求”是指那些对市场和消费者具有重大意义和紧迫性的需求。这类需求通常与人们的健康、安全、生活质量等基本方面紧密相关,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强烈的消费动力。
     
    “企业通过关注强需求,把技术成本、原料成本降低,同时加强实验和严格筛选技术,让广大用户‘花小钱’解决‘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任金威说。
    在科研实践中,如果技术先进性与产业适配性之间产生冲突该如何解决?闫硕认为,技术先进性和产业适配性是统一对立的矛盾体。“以我们研发的“中科稀苷”稀有人参皂苷技术为例,如果不计成本提升技术当然可以将生物转化率和纯度提高,但价格无法被所有人接受,因此将产品分为食品级、化妆品级和药品级原料,针对不同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度,实现最优组合才是较为合理的选择。”闫硕表示,通过产品分级策略,可以在保证技术核心优势的同时,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有机结合。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2025年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色林错国际重要湿地 保护与修复技能培训开班
  • 下一篇:中午吃火锅晚上吃全鱼宴 2025年抚远文旅成都推荐会明日亮相春熙路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