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官方统计,2015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749万左右,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工作任务都是十分艰巨的。2015年的毕业季,在毕业生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就业吐槽火爆已经刷屏。
毕业生想要留在一线城市难度更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是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也随着越来越大。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为495万人;到了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增至630万人。从2011年开始,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规模以每年近30万人的数量增长,2013年为699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今年将达749万人。毕业生增长的数量是想象不到的,社会岗位增长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毕业生的数量。
高校毕业生人数“水涨船高”,想要留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工作、生活的门槛进一步提高了。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对户口或者是就业协议的签订等要求是越来越严格,再加上高门槛、高房价、高房租的“三高”压力,令大学生“望而却步”。一线、二线城市确实有着很多的机会,发展的空间更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但是现实问题是很残酷的,毕业生进入北上广等城市,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在高压力下,个人价值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生活是压抑的。
“就业难”的现象要辩证的看待
就业难其实反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校毕业生感到就业难,另一个就是企业与用人单位普遍招不到理想的人选。高校毕业生规模与社会用人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
源动力的相关人士认为,以“就业难”来否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是有失偏差的,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高校数量较少,主要是由现在的985、211大学以及部分省属高校承担了人才的培养任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很突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毕业生“就业难”现象集中出现在部分新建高校群体中。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和社会整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不顾客观条件,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意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的观念到了改变的时候。
就业难的现象也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想要彻底解决是任重道远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看待应该从多个角度,辩证的对待。
应对社会就业潮需社会各界联手
关于如何应对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源动力相关人士介绍,首先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次是在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第三,在高校全面推进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
此外,如何帮扶大学毕业生实现有序就业和科学创业?一方面,建立健全与实施国家层面的就业规划,确保各类毕业生均衡有序就业。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学历教育和学历待遇,对就业规划、指引、帮扶以及创业保障等一系列体系、机制进行再造或优化。
源动力的相关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和单位需要以真招实举促进创新、服务创业、助力创客,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在这个方面餐饮企业源动力做得很好,鼓励更多的人来这个平台上创业,在这个平台上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这个被誉为“中国最负责任的餐饮企业”,有着巨大的创业者生态圈,这个生态圈集合了社会各界不同的人群,让更多的人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毕业生的出路不只是找一个工作,来源动力创业也是可以很简单的。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