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焦点新闻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联系投稿
  • 您现在的位置: 焦点新闻网 > 科技 > 列表

    韦乐平:SDN已局部应用 NFV开始落地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焦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9-23 11:09  浏览次数:

    在今天举办的“2020中国SDN/NFV /AI大会”上,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发表了关于网络架构重构关键使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思考。韦乐平表示,目前,SDN已局部应用,征程依然漫长,NFV开始落地,发展不及预期。

     

    SDN已局部应用 征程依然漫长

     

    “具体而言,SDN在DC和IDC,特别是云资源池控制上已大量应用。在电信网的应用已开始,步伐不大,多为类SDN。此外,SD-WAN成为SDN迈向电信大网的切入点。”韦乐平讲到。

     

    与此同时,他指出,SDN征程依然漫长。一方面,标准化和开源加速,但严重滞后,多厂家互操作不能解决,形成半封闭的软烟囱群,难以兑现SDN跨网、跨层、跨城、跨厂家的全局视野和控制。另一方面,控制功能的过分集中化导致流量控制的低效率和对网络整体安全性隐患的担忧。

     

    此外,韦乐平指出,SDN在媒体上的热度趋弱,并不代表其应用趋弱,而是作为基础使能技术默默嵌入到一系列实际市场应用和与其他使能技术的融合应用上。

     

    对此,韦乐平也做了进一步的分析,SDN与NFV技术融合方面,韦乐平表示,SDN最适合管理由NFV引入的虚拟化基础设施,而NFV只有借助于SDN的全网视野和动态联网能力,才能充分体现其联网应用的价值。“两者正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基于软件的联网世界。”

     

    SDN与Cloud技术融合方面,基于SDN/NFV的网络云化成为业界共识,其2020年的全球市场可达121亿美元。云资源的NFV化和SDN控制已成普遍趋势,而网络的NFV化和SDN控制还有待大力推进。云和网的NFV化和统一SDN控制是实现云网融合的关键。不仅是技术,还涉及组织、流程、人才和文化的转型。

     

    SDN与AI技术融合方面,基于SDN的网络可编程技术与AI技术结合,可构筑自动化平台,通过网络灵活编排、策略自动化智能化,可望显著节省运维成本,提升业务体验,为“随愿网络”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NFV开始落地 发展不及预期

     

    谈及NFV的发展,韦乐平坦言,NFV标准和产业基本成熟,可实现软硬解耦,正聚焦5G和云原生,以及架构增强。此外,5G成为NFV新的最大驱动力,NFV成为电信云的切入点,也成为5G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为NFV的初级阶段,只是将传统基于专用硬件的软件执行环境转化为基于通用硬件的VM的专用虚拟化环境,软件架构基本未变,因而难以兑现NFV对扩展性、敏捷性、可靠性和降成本的承诺。”韦乐平表示。

     

    同时,他指出,随着云原生应用,特别是容器技术的重要进展、网络状态与逻辑的进一步分离、5GC的SBA的实施,为NFV高级阶段的实施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云原生使NFV迈入高级阶段”,韦乐平讲到:“由微服务支持的云原生NFVI使得业务的可组合性和扩展性大为增强、开源软件的可靠性已明显提升、容器化的开销几乎是零、网络性能的KPI具备了内生的监视和分析功能,这些可望推动5G的动态业务实现自动化、可扩展和实时自愈。”关键需要实现从面向网络转向面向业务,即通过一系列新技术实现从静态、庞大的网络转向动态、自管理的灵活网络。主要新技术有:5G的SBA架构,使得网元功能可以分解为细小的原子功能,组合成任意颗粒的微服务,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开放性。

     

    云原生资源编排,在云原生编排下,网元功能的配置、协调、管理都在规定的容器(如Kubernets)里以原生方式管理,大大提升了业务提供的速度和敏捷性。逻辑和状态的分离,消除了细分业务间的复杂关系简化了网络功能的描述,容器可以通过特定的域内控制环,解决NFV的弹性扩缩容、自愈和冗余的挑战。

     

    “上述技术的采用使得网络业务管理的复杂性大大降低,运营商可以更有效地在规定容器里管理VNF和网络业务的生命期活动,从而实现NFV的目标。”韦乐平总结称。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热点新闻News
  • 上一篇:从中国移动云改、5G人才培训集采看企业如何选对供应商?
  • 下一篇:华为郭平演讲全文:求生存是华为的主线,做强供应链开创新篇章
  • 关于我们 投稿联系 投稿说明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6-2021 Eastyu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焦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