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默和我是同龄人,我们只相差两个月。我们所处的那个年代的境况,可谓“先天不足,后天不补”。如何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曾经自我怀疑。但是,当我读到崔自默的很多作品,比如篆刻、书法、国画、现代水墨、油画、版画、影像以及散文、诗歌尤其是他的思想,我立即感到,我们这一代人又可以重拾起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自信。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青年人,尤其是城市学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有机会接受非常优越的高等教育,从这个方面来比较,崔自默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我想提出几个关键词,其中一个就是“我与我们”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任何一个作家,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以“我”出发,经过复杂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以“我们”的形式而被接受。
崔自默从河北省一个普通的农村,到陕西咸阳求学,毕业后到北京打拼,从安装公司工地到医疗器械公司到停薪留职等等,算是努力谋生活的“北漂儿”。再后来,崔自默考取研究生,读取博士,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人生,并获得了国际上的艺术地位,多不容易啊。
崔自默艺术馆和默艺空间,存在于国内外很多地方,他用艺术作品载体、图书出版、新媒体形式,将自己的艺术与“我和我们”逐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读者、听众、观众以及这个社会,可以方便地与他进行一次次心灵的对话。
“我和我们”的关系,换个角度说,便是确定与不确定的关系。崔自默的艺术创作过程与被客观认识过程,始终充满着“不确定性”,而他本人及作品则是相对确定的。当然,由于时间的挪移,今天的崔自默和明天的崔自默肯定是不同的。崔自默之所以被中国文化界艺术界不断关注,就是因其思想在不断变化、完善。思想的变化决定了艺术的变化,并注定他艺术门类的繁多且都有很深造诣。“不确定性”就是永无止境、不到顶点、不期而遇,那是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我们不知道57岁、67岁、77岁、87岁、97岁的崔自默还会给世界带来多少变化和惊喜,这便是崔自默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令人担忧的是,一个陋习一直存在着,那就是许多艺术家将艺术定义为一种模式、一种定式、一种风格,比如谁谁的虾、谁谁的驴、谁谁的马,我认为如果将艺术固定为某种符号或风格,那么风格形成之时便是艺术家死亡的开始,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世界名画家:崔自默》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是一本综合类的好书。该书中基本涵盖了崔自默各类视觉艺术作品,还附录了很多知名作家、评论家对他艺术的解读。大家可以把这本书作为从事艺术、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潜能的人生教科书。此书蕴含丰富,具有普世意义。
我拿到这本书后,一直读到晚上十一二点,还舍不得放下。一本书能够引起读者共鸣,那就是好书,如果看不下去则就是值得怀疑的。
在中国,“崔自默现象”不仅仅是属于他个人的问题。我认为,通过崔自默本人以及他的作品,可以提示我们思考很多话题,比如,“崔自默何以成为崔自默?我是否可以成为第二个崔自默?”
(红孩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化报》文艺部主任、著名作家)
焦点新闻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未知)等(非焦点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15922557075(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QQ:1579130097 邮箱:1579130097 @qq.com
如未与焦点新闻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